猕猴桃缺钾症状首先在萌芽期发生,表现为叶片轻微失绿,老叶叶缘失绿发黄。当缺钾症进一步加剧时,叶片上卷,呈浅黄绿色萎蔫状焦枯,直至最后干枯坏死,在高温干旱时显症明显,随着气温下降或雨水增多,该症状可逐渐消失,因此常被误认为干旱缺水所导致。在生长后期缺钾,叶片脉间叶肉向上隆起,叶缘褪绿,似焦枯日灼状态,并向脉间和侧脉扩展,果实成熟前常大量落叶,如同干旱缺水造成的症状。缺钾严重时,猕猴桃往往易感花腐病,果实小,糖分含量低。与其它元素如镁、锰的缺乏症相比,猕猴桃缺钾症的主要特点是病健交界处不分明,没有明显界限。
造成猕猴桃缺钾的原因:
1.土壤供钾不足。红黄壤、冲击物发育的泥沙土及丘陵新垦土壤中全钾含量低,沙土、壤土中的钾素又容易淋失,造成土壤有效钾含量不足。
2.施肥不合理。大量偏施氮肥,钾肥用量不足,或者过施钙镁肥,因拮抗作用诱发生理性缺钾。
猕猴桃缺钾的防治措施:
1.增施有机肥,培肥地力。提高土壤对钾元素的容纳能力。可有效减少钾元素的流失。
2.合理施用钾肥。猕猴桃补充钾元素,主要以高钾型大量水溶肥料、硫酸钾或含钾复合肥为主。从猕猴桃果实膨大中后期开始,应逐渐增加高钾型肥料的用量,必要时需叶面喷施钾肥来补充钾元素。
3.平衡施肥。根所猕猴桃生长情况和土壤供肥能力,适当调节氮、钾的比例。
咨询热线
13018181992 188083831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