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树栽培中,土肥水管理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。然而,许多生产者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认知误区,导致肥料利用率低、根系受损、水分浪费甚至影响果实品质。
误区一:氮肥春季施用对当年开花结果有效
错误观点:许多果农认为,春季施用氮肥可以促进当年开花和果实发育。
科学解释:氮肥(包括硝态氮和铵态氮)被果树吸收后,需经过一系列转化(如转化为氨基酸并贮存于树体),这一过程需要较长时间,并不能在短期内(如春季)直接发挥作用。春季施氮,主要促进新梢旺长,反而可能延迟花芽分化,影响坐果率。
正确做法:氮肥应秋施(落叶前),此时果树进入营养积累期,氮素能被充分吸收并贮存,为来年春季萌芽、开花提供充足养分。
误区二:肥料越深施越好,防止流失
错误观点:传统观念认为,肥料深施(40~50厘米)可减少流失,提高肥效。
科学解释:果树根系主要集中在地表下10~20厘米的浅层土壤,尤其是吸收根(负责养分和水分吸收)多分布于此。过深施肥会导致矿质元素(如钙、钾)随灌溉水下渗,不仅降低肥料利用率,还可能造成深层土壤盐分积累。
正确做法:无论是基肥还是追肥,施肥深度应控制在10~20厘米,以匹配根系主要分布层,提高吸收效率。
误区三:中耕越深,保墒抑草效果越好
错误观点:许多果农认为,中耕(松土)越深,土壤保墒能力越强,杂草抑制效果越好。
科学解释:果树的浅层根系(10~20厘米)主要负责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调控,而深层根系(50厘米以下)主要起固定树体和养分储备作用。过度深中耕会破坏浅层根系,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。
正确做法:采用浅耕或划锄(仅破除表层土壤,切断毛细管保水),避免伤及浅层根系,既能保墒,又不会影响根系功能。
误区四:大水漫灌是最有效的灌溉方式
错误观点:许多果园仍采用大水漫灌,认为这样浇水均匀、省事。
科学解释:大水漫灌会导致表层土壤板结、氧气不足,使浅层根系缺氧死亡,同时增加病虫害风险(如根腐病)。此外,漫灌用水量大,水分利用率低(仅30%~40%)。
正确做法:采用滴灌或渗灌,精准供水至根系分布层,既节水(节水50%以上),又减少土壤板结,还能降低病害发生率,提高果实品质。
总结
科学的土肥水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:
1. 氮肥秋施(落叶前),促进养分贮存。
2.浅层施肥(10~20厘米),匹配根系吸收层。
3.适度中耕(仅破土皮),保护浅层根系。
4. 滴灌/渗灌,替代大水漫灌,节水高效。
纠正这些误区,不仅能提高肥料和水分利用效率,还能促进果树健康生长,最终实现高产、优质、高效的栽培目标。
爱隆水溶肥是专注于植物矿物营养领域的水溶肥品牌,是一家及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四川水溶肥源头厂家,掌握植物矿物营养核心技术,在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领域具有独特优势。
公司产品包含大量元素水溶肥、中微量元素水溶肥、氨基酸水溶肥、叶面肥、微生物菌剂、生物有机肥等,可以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生长环节所需,产品品质经过市场和客户双重验证,广受好评,可信赖。
如果您对Airon爱隆水溶肥感兴趣,想了解更多作物施肥技术或水溶肥代理事宜,您可以拨打13881006787(微信同号)与我们联系,诚挚欢迎您的来电!
咨询热线
13018181992 18808383134